赤乌网 首页 生活资讯 成长教育 查看内容

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,熊孩子到底该不该打?

2022-4-30 22:30| 发布者:chiwu| 查看:565| 评论:0|原作者:李琳|来自:华商报

摘要:各种各样的节日五花八门,但是你知道还有个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(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)吗? 看起来很搞笑,但这是个真正的国际节日,由美国反体罚组织“有效管教中心”(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) 199 ...


     各种各样的节日五花八门,但是你知道还有个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(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)吗?

      看起来很搞笑,但这是个真正的国际节日,由美国反体罚组织“有效管教中心”(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) 1998年发起的,时间就是今天4月30日。

      它又称拒绝体罚日、无巴掌日,意在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,引起社会的重视,口号是:“请来试试看,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,或者你将会发现,今天过后的每一天,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。”

      要说这节日也存在十几年了,但估计没几个人知道吧。唉早知道有这么个高逼格的节日,一定会跟粑粑麻麻理论理论(虽然可会会被打得更狠)。


      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、“三天不打上房揭瓦”…… 面对顽皮不堪的孩子,有些父母会忍不住用打骂这一简单粗暴伸手就来的方式来管教,还不忘嘀咕一句“这是为你好”。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。近日,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市民,对于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,他们均表示没有听说过,但对于节日的含义很好奇。

      据了解,国际不打小孩日由美国反体罚组织“有效管教中心”1998年发起的。节日通过各种活动,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。节日的口号是:“请来试试看,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,或者你将会发现,今天过后的每一天,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。”

 现状:“小时候都被父母打过“

     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,在80后的回忆里,巴掌挨得有点多。挨巴掌大多与不好好学习或者调皮有关。

      “我是84年的,小时候只要考试落后了或者老师叫父母去学校谈话,我就免不了一顿胖揍,有时还是父母混合双打。”如今已经是7岁男孩父亲的宝鸡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,他小时候被父母打,现在就不太愿用这个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。“打孩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,教育孩子来说,和孩子充分沟通是很重要的。”

      对于90、00后来说,挨打的经历则不太多。

     “我小时候被打过,但挨打次数并不多,现在我26岁了,父母打我的次数一个手都数的过来。”96年的小赵告诉记者,他们这一代的父母是70年代的人,也许是父母小时候被打被教育的次数太多,在对自己孩子教育时就没有那么严格,所以打孩子会少一些。

      “小时候都被父母打过,谁愿意挨打啊,我希望父母多理解我们,我们学生也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。”高中生小贺告诉记者,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比较粗暴,被打是家常便饭,在上了初中后,很少被打。

      采访中遇到一群小学生,听说有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,孩子们称“回去后要把这一天告诉爸妈,今后无论自己多不听话,都不能再打人了,打人是不对的。”


心理学专家建议:挫折教育有必要

     ‘世界不打小孩日’其实是在倡导一种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。但一味采用温和方式教育孩子未必都好,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,适当的惩罚就是一种挫折教育。”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宝鸡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吕亚妮接受华商报-二三里资讯采访时表示,适当惩罚孩子不是不可以,但家长需要讲究方式方法。过于包容的温和教育,可能使孩子对这个爱的环境产生依赖,不能自立,失去应对复杂和困难情境的能力,不太能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情绪,对于有困难的事物缺乏客观的认知和应变能力,比较容易自我中心。吕亚妮表示:“适当的挫折教育,对孩子的人生道路非常有帮助。”

      “适当惩罚是需要有前提的,比如说制定规则,明确告诉孩子,触犯规则就要受到相应惩罚。” 吕亚妮说,这个过程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,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和担当。做错事就愿赌服输。

教育专家建议:对待孩子请多些耐心引导

      很多父母们的普遍感受是,有时候面对“糟心”的孩子,简直要分分钟爆掉,特别是劳累了一天之后,各种“熊孩子”行为更是让人难以忍受怒不可遏,于是一大波“负能量”就宣泄到孩子身上。对此,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沈宏军表示,对待孩子请多些耐心引导,家长一定要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和心理学规则,请不要再把爱孩子当做简单、粗暴的借口,那样的话会造成孩子的不自信、心理阴暗等。

      “在教育方面,情绪化不利于沟通,做任何事情,都要先管控情绪,再处理问题。”沈宏军表示,在动手教育孩子时,一定要严格把控自己的情绪,切莫将自己的工作压力等带到对孩子的教育中。

      好了不说了,家里孩子又调皮了,我找个武器先……

华商报记者 李琳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图文热点

手把手教你如何下载微信视频号中的视频,亲测有效!
手把手教你如何下载微信视频号中的视频,亲

热门推荐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