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建置沿革】 瑞昌开发的历史,可以上溯到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。发掘的良田寺古聚落遗址证明,此时境内已有先民定居,地属荆、扬二州。 商周时期。瑞昌先后属吴、越、楚国。铜矿采冶在中国青铜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,据考古发掘的夏畈铜岭铜矿遗址显示,从商代中期开始,延及春秋战国,有近千年的铜矿采冶历史,距今3300多年,纠正了原来"中国青铜文明不过长江"的说法。 秦汉时期。秦统一全国,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瑞昌地属九江郡。西汉,分淮南地置豫章郡,领十八县,瑞昌属豫章郡柴桑县。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,赤壁大战前夕,孙吴大将程普驻兵柴桑西隅(今瑞昌桂林桥一带),见有赤乌鸟群集军营上空,遂名其地为赤乌镇。赤壁大战获捷,普仍回柴桑,驻赤乌镇,时春色融和,空中云物倍现妙相,以为祥瑞,旋又名瑞昌镇,后建县因镇名。 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时期。三国·吴黄武元年(222),孙权置武昌郡,柴桑县为之属。西晋,割扬、荆二州十郡置江州,合庐江之寻阳、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,隶江州。东晋,先后将寻阳郡治、寻阳县治由江北迁治柴桑,省寻阳县入柴桑县。南北朝宋、齐时,瑞昌仍属江州寻阳郡柴桑县。梁太清二年(548),折柴桑立汝南县,至陈时,寻阳郡领柴桑、汝南二县,瑞昌疑属汝南县地。 隋唐五代时期。隋初,废柴桑、汝南县置寻阳县,后改寻阳为彭蠡县,再改彭蠡为彭城县,旋又更名湓城县,故瑞昌地先属寻阳、再属彭蠡,后属湓城县。唐初,复九江郡为江州,分湓城置浔阳县(寻加"氵"始于此)。唐乾元元年(758),政治家、诗人元结因避安史之乱,举家寓居瑞昌瀼溪畔巷城墩,自名"瀼溪浪士",留有《喻瀼溪乡旧游》等诗。建中四年(783),瑞昌以浔阳西偏僻远,分立赤乌场。五代时,瑞昌初属扬吴,隶镇南军辖下之江州浔阳县,后属南唐。升元三年(939),升赤乌场为瑞昌县,治设桂林桥。 宋元时期。北宋初分设路州,瑞昌属江南路江州,后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,江州属江南东路。元丰七年(1084),大文豪苏轼由黄州平迁汝州,因其弟苏辙在高安为官,便借机转道探弟,徒步路过瑞昌白龙山,挥毫题诗于石壁,以墨洒竹,后人构亭以记其事,世名"苏亭墨竹"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),江州改属江南西路,瑞昌为其辖县。乾道元年(1165),着名政治家、诗人王十朋,由饶州易任夔州知州,从鄱阳北上,于中秋节当日宿于瑞昌瀼溪驿,留有《中秋宿瀼溪驿》诗数首。嘉泰三年(1203),瑞昌县治迁至今址湓城镇。 元朝开始确立行省制度,下设路州县。瑞昌隶江西行省江州路,合兴国(今湖北阳新县)、德化、德安、湖口、彭泽为六州县,后割兴国与武昌易宁州,瑞昌遂为边徼。元至正十二年至二十一年(1352~1361),瑞昌一度为红巾军首领徐寿辉、陈友谅占领。 明清时期。明初,改江西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分全省为5道13府,瑞昌属九江道九江府。永乐元年(1403),县内三丁拨一、五丁拨二,开垦屯田,另编军户,分属南昌、九江二卫。天启年间,江西、湖广抚按会题,在肇陈口设缉捕府,以同知一员镇守。 清沿明制。顺治二年(1645)夏初,闯王李自成部受清军追剿,由德化进入瑞昌,走罗城山,人马辎重散失无数,旋退往湖北境内。咸丰三年(1853)正月初八日,太平天国军沿长江顺流而下,破瑞昌下巢湖清军守营。咸丰四年三月,太平军改湖口为九江郡,以九江府为江西省,瑞昌成为太平军游击区。太平军失利后,清复原制。宣统三年(1911)八月,清军驻九江五十三标统领马毓宝率部响应武昌起义,瑞昌随即光复。 民国时期。民国3年(1914)冬,全省划分四道,分领81县,瑞昌县属浔阳道。民国15年(1926)10月中旬,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李宗仁部第七军2万余人,在瑞昌南王家铺附近,同北洋军阀孙传芳军激战,孙军刘凤阁、毕化东部大部被歼。北伐军第四军独立师一部占领瑞昌,成立国共联合政府。是年废道,县直隶省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(1921~1924),境内东部为赣北游击区,成立过区苏维埃政府;西部洪一乡一带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一部,曾建立过瑞昌县苏维埃政府。民国21年(1932),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,瑞昌属第三行政区。民国27年(1938)8月8日,日本侵略军海陆空联合进攻瑞昌,24日县城沦陷,至10月,全县17个乡镇除交通不便的洪一、洪二、乐源、徐源等乡外,其余乡镇均沦陷,县政府流亡到武宁县枣园村。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县政府于1945年8月25日由武宁迁回湓城镇,县属江西省第九行政区。 新中国成立后。1949年5月18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四十三军一部,从湖北广济县横渡长江入县境,瑞昌宣布解放。6月中旬,由东北南下的干部工作团70多人进驻瑞昌,成立中共瑞昌县委和县人民政府,隶属九江专区。1983年,撤销九江地区,成立九江市,实行市管县新体制。1989年12月,国务院批准瑞昌撤县设市,为省辖县级市,由九江市代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