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:大年初一,新年第一天,称:新年、大年、岁首、也称:阴历年,大多数地方也把初一和除夕(年头岁尾)笼统称:新年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祭神祭祖活动,是我国最大、最热闹、最隆重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,象征着兴旺发达,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,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阴历年一到,凡在外面做事的人都会有钱无钱,回家过年,不管有多远都会回家的。可想而知,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视,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定。大年初一早上起来,第一件事就是开门放鞭炮,还要到猪栏牛栏门口放鞭炮开门,意思是驱赶邪气,新的一年里会大吉大利。因是新年头一天,有很多讲究,这一天不扫地,不往外倒水,都是为了吉利。为了防止孩子说不吉利的话,有些地方用红纸写着“童言无忌”贴在墙上。初一早上吃饭,各地不一样,有的吃油面,面里放印粑,再放上蒜苗、葱等。中午吃的饭菜,都是三十日留下的,意为年年有余,日子越过越好。吃了早饭,男男女女尤其孩子都换上新衣服,新鞋。新衣新鞋留也留到过新年穿,平时不讲究。吃过早饭后,大家提了腊肉、猪头或鱼上祖厅供祖,称:还年福。提的猪肉多是长肋条,也叫软肋,长的肋条显得猪越大。鱼最好是鲤鱼,有吉庆的意思,有鲤鱼跳龙门之说,并暖好一壶酒带上。把供品摆好后,各人带来的鞭炮集中在一起燃放,接着出天方,男人都到大门口拜天地,再拜菩萨,拜过后,大家互相敬酒、敬烟,不备菜,每人一手拿酒壶,一手拿酒杯,品赏对方的好酒,往往喝醉了很多人,个别平时爱发酒疯的人,在初一这一天也不发酒疯,喝得天昏地暗,然后就唱歌,跳舞、划船的动作只管戏闹,丑态百出。出天方女人不参加。出天方后拜年,尤其对长辈拜年是必不可少的。现在群众还自发地组织起来给军、列属拜年,敬重军人,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。小孩成群结队走家串户给长辈们拜年,每到一家都会爱到爷爷奶奶们热情接待,并把花生、蚕豆、玉米爆花,个别经济条件好点的家庭有苏豆、饼干,把这些东西往孩子的荷包或袋子里装。 初一这天,村里组织一帮人参新屋,打着锣鼓拿着灯笼,到新屋给主人拜年,喝段,祝福新屋主人发贵发富,四季平安,财运亨通,健康长寿。新屋主人在门口放鞭炮,敬香烟,表示欢迎。待喝段仪式完了,新屋主人送上红包,钱的数量几十元或几百元不等。收下红包后,玩灯的人又去别的新屋 初二,接新媳妇的人家还请亲房以及村上妇女喝枣子茶,只请女性。妇女进门,说一声恭喜,坐下喝枣子茶,用八仙碗,先把冻米盛在碗里,再放上白糖、红枣,兑上开水。枣子茶意味着早生贵子,凡是接新媳妇人家是必不可少的。新年第二天都要拜亲戚的年,男人带了孩子上外婆家拜年或外甥拜母舅的年,亲戚多这一天没拜完第二天第三天接着拜。进门后,还得取下帽子,给外公外婆作揖。外婆家还得办酒款待来拜年的亲戚,大鱼大肉表示疼爱和欢心。正月拜年,是祖祖辈辈传下的重要礼节,如果正月间连外公外婆或母舅的年都不拜,人家就会说:天上雷公大,地上母舅大,你这人是从哪里来的!是不敬重自己的母亲,连“根”都不要了!拜年一般不带礼品,有的地方也带点礼品,如苏糖、水果,现在带的礼品花样就多了,有专门设计为送礼的礼品,各种奶类,糕点类。包装得十分花俏,送给人也大方。 码头赤湖一带的村民,过年后大家聚在一起吃糍粑,然后派人出湖观测水上雾气,预测当年水汛、鱼汛。当年的年景将会如何,便看观测的结果怎么样。这是住在靠近水边的人要做的一件大事。 正月初三,称:三朝年,亲房互相请喝酒,办的菜也多,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,正月间互相请喝酒成了主要的事。村上还要唱戏,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四五十年代瑞昌茶戏很出名,茶戏发源于洪下源瓜山,唱得极红,一到正月,戏班忙得不亦乐乎。一村唱戏十寨八乡的人来看戏。亲戚请亲朋好友来看戏,大鱼大肉好酒招待亲戚。还有龙灯,狮子灯,茶灯,不管那一种灯到了村上,接灯方都会办酒席热情接待,讲究菜多,显得豪爽、讲理,一般分两个席头,即:荤性席、耳子席。还有冷盘,酒席过后,还要摆上糕点,称:糕点茶。喝的是糖水,糕点有饼干、糖果、水果等。新亲还要另外办酒,请了老年人和相关的人到家里做客,又称:为私情。老亲戚也表现出对客人敬重,给大家敬烟,或叫客人“到屋”,有些是出于一种礼貌性做作,老亲戚因年代久远与新亲不能相提并论,所以称:卖白话嘴。 灯进了门,不管茶灯(戏)还是龙灯、狮子灯,进村庄时都要进祖厅拜祖,有不少仪式,在祖厅里喝彩也称:喝段。喝段词: 茶灯进来笑盈盈,今日来到贵府门。 贵府接灯真恭敬,男女老少礼相迎。 八仙桌子当中摆,香案设在九龙厅。 檀香艮炉香点着,一双蜡烛放光明。 一缕香烟冲上天,香气冲到南天门。 值日星君得知晓,忙差吉星下凡尘。 保你秋季收成好,保你冬季进万金。 保你老者添福寿,保你后生添子孙。 保你诸事都如意,方方面面俱称心。 自从我今保段后,荣华富贵万年春。 茶灯、龙灯大年初二出灯,以近及远,有留宿或不留宿,是根据远和近而定,村庄有大有小,小村庄接大村庄的灯。承受不起,一行几十人几百人甚至更多。凡出灯只要是男性,不论大人小孩只要你愿意去就跟着去。大的村庄出灯也会考虑到小村庄的情况,不能给人家太大压力,就得少去人,舞龙灯加上锣鼓。有的村庄倾巢出洞,队伍浩浩荡荡,凡出灯没有女性参加。茶灯一个戏班和相关的人,旧时茶戏班也没有女性演员。 龙灯中有一人拿着烛盘,盘中十盏灯都点亮,是防止某盏灯一旦熄灭就得送上。旧时端盘的人都是穷人干的事,有钱的人讲究斯文,顾及脸面,哪会做这种事,但这种差事有一定的报酬。还有大锣大鼓需要两个人抬着打,一般人也不愿干,那就得出钱,有钱自然有的鬼肯推磨。 玩龙灯,提着大灯龙的人,那必定是个德高望重的老者,进门时走在前面,出门时走在后面,灯走了,向人家道别,讲客套话,表示歉意。接龙灯一方要在祖厅中央摆上香案,三牲祭礼,茶酒齐备。当灯进到祖厅,锣鼓一停,便喝段,每一句或两句唱完,便安插锣鼓,而接灯方趁机呐喊,表面上助龙威,其用意是打乱喝段者思路,使对方出洋相。当最后一句,拆开香案往后抬。接方二人将案桌抬向祖厅中间放下,龙灯绕一周,在神龛太公座前反复三次。 神龛前喝段完毕,龙灯转至祖厅中重,引珠领着龙灯前行,舞龙开始,中重早已挂上华丽纱灯,在四根献柱之内游上二三圈。舞龙需要有技艺,互相配合,如接灯方看到舞龙技艺不高,便是喊声大作,那会弄得舞龙者手忙脚乱,哭笑不得。舞龙时万不可碰坏纱灯。舞后将龙灯放到神龛前停好,接灯方由年头往各家分派灯客。年头必须在事先安排好某人备好酒席。新嫁的新亲,灯方在喝了“私情酒”后,主家还得送上礼,送礼多少各个时期不一样,也叫“私情礼”。不留宿的吃了饭便出灯,留宿的接灯方安排住宿。 第二天中午,酒席过后,长龙点上蜡烛,在神龛前喝段,出灯喝段与进灯喝段不一样: 谢情不是礼上话,多谢贵府万千家。 喝你茶来谢你茶,喝你酒来谢主家。 二碗香茶来喝下,喝了一碗还要加。 喝了酒来喜话说,九龙金杯手中拿。 山珍海味样样有,碗碗碟碟都不差。 盆碟满桌放不下,扬眉吐气笑哈哈 这样盛情招待我,永远传名遍天下。 自我今日谢茶后,荣华富贵属主家。 喝段毕,龙灯又得舞一次才出门,拿红灯笼的长者作揖道别。 茶灯与龙灯不同,茶灯有戏班,所到之处必须唱戏,为了隆重或是敬重对方,一定要唱本子戏,如果只唱几个插围,是给接灯方不恭。唱什么戏由接灯方点剧本。整本戏唱完了,还得接着唱几个插围,台下人不肯离去,要求还要唱,戏班只得加个把插围。戏唱到一半时,有歇台的习惯(休息之意)。接灯方送上糕点茶水,片刻后再演。戏唱得好,放上鞭炮,等于鼓掌。次日上午,吃罢了早饭,戏班还得接着唱戏,因吃了中饭要出灯,一般只唱几个插围。谢茶出灯,跟龙灯喝段内容基本上一致。 灿灯。一般行灯到了初十后,快到元宵节,农事开始忙起来,不论龙灯茶灯该结束了。戏班回来后,在自己村上还要唱一晚戏,称:回案戏。龙灯回来后,要到神坛保庙处把龙灯烧毁,称:灿灯。 到了初七八,男人拜年基本上结束,女人到女儿家做客,娘到女儿家称:伸脚。有生女儿好神脚说法。男人拜年,女人伸脚,都是做客的意思。正月里接娘走走,一般是女儿来接了娘去,住上一两晚。新年里拜年,或招待客人一直到正月十五。 元宵节: 正月十五元宵节,也称:上元节、灯节。简称:月半、正月半。有三十夜的火,月半夜的灯之说。到了这天晚上,屋里屋外灯火通明,点的灯一般不吹熄。过去把山上松树砍来,取了有油的老松柴,砍细点灯。因没有电灯,点灯也买不起油,只得用松柴点亮当灯,家家户户都点得通亮,猪栏、牛栏也是如此。传说凡是照过的地方以后就不会有蛇虫蚂蚁来,意思是照得蛇虫无处躲,哪怕是旮旯也无处藏。人们为了这一年的平安,借元宵夜灯光避邪。 正月半有给已故的祖人坟墓送亮的习俗,据说朱元璋不知道父母的坟在何处,于是把漫山遍野的坟墓前都插上亮,拜过后其他坟前的亮已经熄灭,惟有父母坟前的亮没有熄。送亮一般在下午,到坟前把亮点着后,摆上供品,放鞭炮,烧了纸钱,对祖人作揖。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送亮大多数用松柴,后来慢慢用上了蜡烛,现在更进了一步,采用电子蜡烛,用塑料仿制蜡烛的形状,而且制作精美,一般可以亮十多个小时,其优点是不怕风吹,还不会引起火灾。 元宵节还有吃汤圆的习俗,晚上吃汤圆有“元宵”之意。汤圆做法上也很讲究,是用糯米粉,包上黑芝麻粉加白糖或红糖。各地方习惯也不一样,一些山区村民以吃米粑为主,以示庆祝元宵之夜。 正月半,孩子们还有赶野猫的习惯,村里的小孩聚在一起,个个拿着灯笼,还要抬菩萨绕村庄一周,意为把野猫赶走,因野猫是偷鸡吃的动物,人们都很痛恨。但是这种习俗很容易引起与邻村上的孩子打群架,往往是两个村的孩子走到了一起,都说对方不该把野猫赶到了我们村里,于是大打出手,直到一方把另一方打跑了为止。孩子们回来后,把白天在各家各户斗拢来的印粑、豆腐炒热了加餐。孩子们在聚餐时还必须到人家地里去偷些青菜,这种做法又称为:偷青。不管谁地里的菜摘了就走,菜地的主人即使是知道也不认为是偷,还是元宵节呢,按习惯还是新年上岁,再怎么着也不会骂人的。 有些地方有闹花灯的习俗,元宵节看花灯由来已久,人们提了制作精美的方形灯笼和圆形灯笼,点上蜡烛,在黑夜里既当了照明工具,又是赶热闹奏热闹的一种自我陶醉,好一派节日繁华景象。《水浒传》里黑旋风李逵在元宵夜看花灯时大闹东京,大打出手,差点误了宋江的事。现在有人讲究在元宵夜门头上挂大红灯笼,制作更是别具一格,大红灯笼上书“年年有佘”、“万事如意”、“合家欢乐”、“福”、“喜”、“寿”“禧”等,有的大红灯笼能自转,并且非常好看,也显得挂灯笼的主家富有,兴旺发达。灯笼上的画有古代四大美女,或常娥奔月以及金陵十二钗等,给元宵夜增添了热闹气氛,也不光是挂灯笼好看,图的是平安吉利。正月还有个何氏婆节,既正月二十日,传说何氏婆怕冷,这一天要天晴才好,何氏婆好上山拾些柴火,要是下雨无法拾柴,那会没有火取暖。又有传说:正月二十晴,高山挂油瓶。说的是这年冬天没有好天气。 清明节:据传古代帝王将相有清明日墓祭之礼,祭祖扫墓历代沿袭。该节日属整个中华民族一种风俗,现在国家还把清明节作为法定的节日,机关事业单位放假。各地方风俗也不一样, 到了清明节这天祭祖,提了供品、鞭炮,供品有猪肉、鱼、米饭、酒、纸钱、花。供品在坟前摆好了,插上花,烧着纸钱,插上香,放了鞭炮,打锣,然后作揖,就这样祭了每个祖人的坟墓。清明祭祖是后人对已故祖人怀念地做法,如果某人不祭祖,会被人骂不要祖宗的不孝子孙。旧时,祭完祖回来,亲房或村上做清明会,大家在一起聚餐,费用开支,过去有田地和山林作为会上的会租,取之而会上用。解放后曾一度中断做清明会,近年来做清明会比较盛行,做会加餐开支按人头平摊。这种方式很像村人在一起“打平伙”。 清明既是明的意思,春耕季节开始了,过去有清明浸种,谷雨下田之说,意思是说该种的要种下去,正是新的一年,耕牛遍地走的繁忙景象。 端阳节: 五月初五,又称:端午、午日、蒲节,是一年三大节日中其中一个节。端阳节人们在门上插艾蒿、菖蒲的风俗,是用来避邪的意思。菖蒲叶子像剑,凡妖魔鬼怪不敢靠近,家庭就会吉利。艾蒿和菖蒲有防臭虫的说法,大概是艾蒿和菖蒲散发出的清香气味起作用。门上插了青叶也给节日增加气氛。 端阳节特点是吃粽子,该节日是庆祝大诗人屈原,所以端阳节吃粽子就有了文化底蕴。粽子是过节中的一种食品,又提升作为礼品,比如,新亲送礼,粽子成了主要礼品。过节时家家户户吃粽子和发粑,发粑是当年的新小麦磨的粉,是刚刚从地里收回来的麦子。粽子的制作很讲究,用上好的糯米、黑芝麻、红豆等,有的还用腊肉,或鲜猪肉,种类也越来越多。包的粽子成棱角形,尖角朝两端,一串粽子30个40个不等,紧紧地排列在一起,用麻绳捆紧。洪下源塘尾和高露一带的粽子很有名。粽子大体上分为两种,素粽子和荤粽子。先说素粽子,选料上是以糯米,黑芝麻、花生米、红豆,先用菜油将芝麻和花生炒香,将洗好的糯米和配料搅均匀,用当年长出来的嫩粽叶,还要把粽叶放锅里加上油煮透,粽叶才柔软,包的时候在尖角处放上两粒缸豆或红豆。素粽子配上红枣或蜜枣加糖,成为甜粽子。荤粽子有精猪肉、牛肉、羊肉。高手包的粽子不会松散,个个一样,小巧玲珑。现在包的粽子式样多,但都不如传统包的粽子好看。粽子煮熟后其香味很特别,一股清香是与粽叶分不开的。有的地方为了庆祝屈原投汩罗江自尽,把整串的粽子抛进江里,可以看出人们对爱国诗人报以敬重的心情。 端阳节吃粽子、鸭蛋、皮蛋。这个节日最讲究喝酒,说的是雄黄酒,一般是喝白酒或红酒,也说是雄黄酒,真正的雄黄酒必须加入雄黄。雄黄是一种矿物质,也是中药,功能是解毒镇静。农历五月是霉月,毒气重的季节。蛇蝎毒虫猖獗,但怕雄黄,于是人们在酒里加点雄黄,起到解毒作用。还有个家喻户晓美丽故事,那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白蛇原形吓死了许官人,于是白娘子上峨眉山盗得灵芝草救活了许仙。 小孩不喝酒,也得在脑门上抹点酒,意为防蛇虫叮咬,驱赶毒气。 端午节还要请亲朋好友来吃粽子(做客)。走亲的人到了亲戚家里,酒足饭饱后,回家时亲戚还备上一串粽子和发粑让你带上,按瑞昌的话说:又吃又扎。 端阳节还有个最大的活动,举行龙舟赛,瑞昌码头、黄岭、武蛟一带靠近江湖,有条件举行规模之大的活动,一般是一个自然村和另一个自然村比赛,现在有关部门还组织龙舟赛,属于一项文化活动。参赛的双方提前把龙舟打扮一番,参赛队员选的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。比赛场面盛大,热闹无比。 端阳节还有送娘娘活动,另一章里再述。 中秋节: 八月十五,又称中秋、正秋。中秋节的传说很多,村人有供月亮的习惯。吃过晚饭,月儿东升,有的地方作兴。把桌子摆在外面,摆上月饼、时鲜果品、酒。供月亮,孩子们拜月亮公公,然后,大家吃月饼。老年人给孩子们讲月亮里的故事,张果老砍梭罗树,天女散花,常娥与月兔等,说月亮里是仙女住的地方。过去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。现在没有这些说法了,月亮嘛谁愿意看就看。月饼讲究大,显得大气,注重碱酥饼,发饼次之。减酥饼有夹心,是由芝麻粉、红糖、冰糖等,两面沾满了白芝麻。月饼作为礼品,新亲一年三节,给丈母娘送中秋节,月饼是主要礼品,再配有猪肉、糕点等。早年月饼品种较单一,现在月饼制作精美,品种很多,配料上也五花八门,香的,甜的,颜色也花俏,讲究口味。但是近年月饼价格贵得惊人,包装在小纸盒里的四个与黑水瓶般大小的月饼开价几百元甚至更贵。 重阳节: 农历九月初九,称:重九、菊花节。季令属季秋、晚秋、暮秋,确切地说,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,人们在重阳这天有登高望远的习惯,拥抱大自然,热爱大自然,增强体质,保持健康精神乐趣。旧时有重阳会,到了这一天,老年人集中在一起,谈谈人生感受,然后加餐,加餐的费用,过去有专作重阳会的田产和山林,吃租利就行了。如今与过去不一样,村里成了老年协会,还提供了老年人娱乐场所,如橡棋、阅览室等。经济条件好些的地方还组织老年人旅游,或组织一些适应老年人活动的一些赛事。加餐费用一部分来自个人专款,或村委会拿出一点,或由个人集钱加餐。有的单位在重阳这天把退休老年人请回单位,大家在一起亲热一下,原来在一个单位工作,为单位出力,风雨同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然后加餐,有的单位还发庆祝品。老年人有老年人想法和处境各不一样,总是希望得到大家的同情和爱戴。 除夕: 习惯上称:三十日,大年三十,也叫过大年,从腊月十四日过小年起,一直到正月十五,整个这段时间也就是过大年,有些年份腊月小只有二十九天,也叫三十日。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,也就是月尾,笼统的说法,春节。除夕是一年中隆重的节日。为了过年更加隆重,一进入腊月就着手办过年的东西,过去有钱人提前办年货。大年三十这天仍然有很多事要做,门上要贴对联,也叫:对子、春联、岁符,雅称:楹联。春联必须在吃年饭以前贴在大门两边,大门头上贴的称:横批。也有人称:对子头。红春联不仅给新春增加热闹,且有祝福、喜庆、吉祥之意。春联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,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,而且在世界文学艺术殿堂里也放射着奇光异彩。春联又是桃符演化而来的,桃符产生于秦代前后,当时的桃符,即在两块深红色的桃木板上,书写“神茶”、“郁垒”,意在镇邪驱鬼,祈福纳祥。到了宋代,春节时门户悬“桃符”,的习俗仍然沿袭。只是到后来桃符换成了对联。明代朱元璋还曾下过圣旨:公卿士庶门上,须加春联一副。很多地方还作兴贴门神,左门贴尉迟公画像,右门贴秦叔宝画像,是两个非常勇猛的武将,据说妖魔鬼怪见了这两个人就不敢进门的。很多人门上还贴“福”字,福字要倒贴,福满人间,表示福到了。这里录几副春联: 横批: 喜迎新春 恭贺新喜 欢度春节 春回大地 四海同春 春联: 天增岁月人增寿 花香入室春风霭 新年炮竹普天庆 春满乾坤福满门 瑞气迎门淑景新 元日春风小院香 水碧山青天长暖 天开美景春光好 举国江山俱似画 桃红柳绿地尽春 人遇新年节气和 满天春色最宜人 堂屋正墙上(隐壁处)贴:天地君亲师位。只是讲究的人才贴。两边墙上用红纸写上:百无禁忌,出门大吉,四方大利等,还贴上:苏子郭福姬子彭年。意思是:苏指苏东坡的才学。郭福指唐代郭子仪的福气。姬子是指历史上周文王,据说他有九十九个儿子,再加上一个雷震子共一百个儿子。彭年是指周朝的彭祖,传说他活了八百零八岁,可谓长寿。有的人还在猪栏、牛栏门框上贴“六畜兴旺”,鸡窝处贴“姜子牙在此”。传说姜子牙封神时封自己为管瘟神的神。一切都是为了祝福,也增添了过新年的喜庆气氛。 过大年喜事多,也忙,在这一天里,欠人家的账最好清了,该还的还;欠进的进,该收的收。欠别人的钱有钱还钱,没钱交言。 三十日这天,新女婿和女儿先去娘家吃年饭,于是有的人家吃年饭就推到傍晚时吃。过新年在外面做事的儿女不管有多远或多忙,除了在外当兵,都会赶回家,其目的就是与亲人团聚,吃团圆饭。吃年饭很讲究,吃饭之前,放了鞭炮,有关大门吃年饭的习俗,据说旧时,穷人怕讨债人来,把门关了吃年饭就能躲过,讨债人一看,人家门都关了,又是新年上岁,不便进人家的门,这种习俗一直沿续到今天。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,办着丰盛的菜,饭也要多煮,意思是新年吃剩饭剩菜,表示连年有佘。席间一家之主自然坐了首席,也称:上八位。现在不论,没有必要过于讲究。晚辈给长辈敬酒,祝长辈健康长寿。长辈也回敬晚辈的酒,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,用心读书。在外面做事的,祝平安顺利,发大财。还有一些小的做作,比如:在外面因工作特殊或是军人等未能回家,也摆了他的碗筷在桌上,并帮他(她)往碗里夹菜,等于是他(她)吃了,同家人一起吃年饭的意思。饭碗里的饭不能吃光了,表示吃不完,是有余和多的意思。年饭吃毕,长辈给孩子发压岁钱,每人一份。钱的数量多少,受着经济限制,也受着货币价值约束,以及家庭条件而定。上个世纪五十代初,五角或一块显然跟现在的五角一块不能比。也有的晚辈经济充裕,给长辈发压岁钱。 守岁: 大年三十夜,人们早早地关了门,平时爱串门的人这时也不串门,家家户户烧着大火取暖。烧火也有讲究,用大树蔸,烧着的火不能随便拨动,说是坏小麦的。烧的树蔸越大越好,意味来年养大猪。所谓守岁,人们睡得很晚,早早睡了那守什么。三十夜的火通宵达旦不能熄,只能让火自行熄灭,以示来年红红火火。 大年三十夜还把秤藏起来,第二天大年初一是不能看到秤的,秤的形状像蛇,如果在初一看到了秤,这一年会经常碰到蛇的。是不是这样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 三十夜里,人们还有听十二生肖是哪种动物最先开口叫,据说最先开口就能预示来年的年景如何。有:鸡荒、狗熟、猫儿开口不吃粥之说。都希望牛先叫,明年有个好年景。 还有到磨眼处听老鼠嫁女,听说哭嫁哭得特别的好。但是只是那样说,没有谁去听。 |